重新更母亲生活在一起,这段时间遇到不少摩擦。
最近她怼我少了,因为他有孙子罐组了,但是涉及到孙子,儿媳妇的事情,她还是会按照她的方式来,也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接受,有些观念多少还是和我们年轻人冲突的,我们更多的是,只做不说,她更多的是有做又说,不做也说。
当然,她生活到对我们都是很好的,只是太啰嗦了,说话有时候在我的感觉里也不知道分寸,语气不对,唠叨唠叨没完没了,听得耳朵都快炸了,想砸东西。但是要深究下去,好像她也没什么大错大非,相反她的心里还是很正义的,过一段时间回忆起来又觉得有点搞笑,好笑,大体生活生就是这样。
她不会隐藏自己的心情,不管是正面的负面的都会立即表现出来,影响身边的人,她的自我稳定性是很弱的。当然我们有时候也差不多快承受不来她的方式,我们的自我稳定性也是没达到一定水平的。
最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也是花信息学习了不少心理学的东西,分析自己,分析母亲的性格,想着试图去改变她的性格,但是好像都没什么效果,还是有不少摩擦。
然后在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,今天突然发现,一直以来自己都忘记了另一个更真实的事实,果然是人在消极埋怨的时候选择性的忘记了更多的美好。
这个忘记的事实就是父母养育自己的恩情,从很小的时候开始,父母为了给自己更多的更好的生活,教育,而放弃自己的脸面,尊严,四处奔波,求人。做了数不清的事,奉献与付出给了自己无私的爱。
我在想我未来怎么教育和养育自己的孩子,估计可以舍弃很多,然后想起自己的父母不就是这样,过了半生么,也许父母变得唠叨,其实作为子女,也有很大的责任,子女一般不会太记得父母的恩吧,然后我对自己父母的诸多抱怨,其实也是自己少了很多气度与宽容。在这个方面也是做错了。
说到底还是自己自私了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了父母的需要。我觉得作为父母,其实都是希望子女有出息的,超越自己的,但是在希望子女超越自己的同时有一直觉得子女怎么那么差劲。自相矛盾,有时候我们真的要问问自己,自己超越了自己的父母了吗?父母知道我们已经超越她们了吗?
也许,我们与母亲之间,只是没了解对方,而缺乏信任。潜意识的就觉得对方错自己对,同时为了在不了解的人面前维护自己的自我自恋,而产生了对对方生活方式的一种抗拒。
也许换一种方式,不再去要求母亲怎么样,而是让母亲感受到自己,同时也去认真感受母亲,这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。
———
如果按中国习俗的概率来说,父母衡量子女的成就,最重要无非的标准就是:赚到钱,买到房,买到车,生活富足,娶到老婆/嫁个好人家,生个孙子女。几个标准都没有达标的前提下,其他的,解释再多也是空白无力的。